《长亭外古道边》 原唱是什么?长亭外古道边 原唱是谁

adminbo 知识百科 155 0

《长亭外古道边》 原唱是什么?

送别

(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片尾曲)

歌手:朴树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长亭外古道边 原唱是谁

唱:李叔同

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情千缕, 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这首"长亭外,谷稻边,芳草碧连天·····惟有别离多····"是谁写的?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1880-1941)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中国
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号弘一。
李叔同祖籍浙江省平湖县,清光绪六年(1880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出生在天津,父亲李世珍是名进士,与直隶总督李鸿章同年会试,是挚友。李世珍官任吏部主事,又是天津更大盐商,还兼营银号,家财万贯。李叔同为其三姨太所生。在李叔同5岁那年,他父亲去世了。他是在长兄文熙和母亲教导、关怀下成长的。李叔同7岁就有日诵五百,过目不忘的本领。9岁学篆刻,就在这一年,他看到一个戏班演出,激起他对京剧的兴趣,当李叔同长成青年,他在诗词歌赋、金石书画方面,已经有
了广博的知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歌名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虽然李叔同词曲兼擅,但传记作者陈星先生却考证出此曲并非词人的自度曲,而是借用了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歌词也参考了一首日本歌曲——也有论者以为词意浓缩了《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然而两首歌曲在美国和日本可能早已湮灭于历史的大海,但这首借鸡生蛋的歌曲却在中国获得了长久以至永远的生命。“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如此凄迷阴柔、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的词句,配以相当中国化的舒缓旋律,就很难不成为中国的名曲——尤其是在新旧交替、道术灭裂的二十世纪。这首歌已经成了新的“阳关三叠”,“四千余年古国古”的二十世纪中国人,已经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

“长亭外,古道边”,长亭因何成为送别的代称?

宋朝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及《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晏、许普谢恩辞朝,公卿俱出郭,到十里长亭,相饯而别。”这里所提到的“十里长亭”,都是指送别的地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