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是指夏季的之一个节气,也是气温更高的时期。而今年的入伏时间却出现了两个,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气象专家介绍,入伏时间是根据太阳到达黄经120度的时间来确定的,一般在每年的7月初左右。但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太阳到达黄经120度的时间会受到地球距离太阳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今年,由于地球在7月5日与太阳的距离最近,导致太阳到达黄经120度的时间提前了一些,所以7月7日就出现了一个入伏时间。而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最远点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的时间会晚一些,因此7月22日又出现了一个入伏时间。
这样的情况在气象记录史上 不罕见,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却有一定的影响。在入伏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适和疾病,因此需要注意防暑降温。而出现两个入伏时间 意味着这个夏天的高温天气可能会更加持久,需要更加重视防暑降温工作。
今年的两个入伏时间虽然有些奇特,但也反映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