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呢?

adminbo 知识百科 52 0

俗话说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呢?

俗话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有句常用俗语,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是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观点,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汉室皇族的刘向就说过:“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辩之。(《说苑·政理》)”意思是说,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的,亲眼看到的不如自己调查到的,自己调查到的不如亲手操作的。刘向在这里讲的是为官之道的。

那么,眼见就一定为实吗?其实也不尽然。比刘向更早的孔子,就曾说过,“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孔子的这句话是说,按理说,人们应该相信眼睛看见的,但是,亲眼看见的也不一定是真实可信的。孔子为何有如此感叹呢?原来这与他的一次亲身经历有关。

孔子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治国理想,曾率领一众弟子周游列国。说是列国,其实就是在现在的山东、河南两省转悠。最西到过河南洛阳,最南止于河南信阳(楚国负函)。

孔子虽有兼爱天下的理想,遗憾的是,各国的国君们对他的理想却不屑一顾,孔子就一路南行。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63岁的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七天七夜粒米未进,为了活下去,孔老师大白天的躺着睡觉,让学生颜回外出乞讨。

颜回讨米回来后,又生火煮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孔子这下不高兴了,老子还没吃吃呢,你小子倒先偷嘴了,看你平时表现得那么温和孝顺,原来都是装的。

不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而是编了个瞎话,来挤兑颜回:“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多聪明啊,知道老师这是指桑骂槐地敲打自己,赶紧回答道:“老师,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刚才是因为炭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现在粮食这么难弄,丢掉了太可惜,所以,我就抓起来吃了。”

孔子听完颜回的话,脸上实在有些挂住,长叹一声,对众子弟说:“唉,是老师错了,我是太相信自己眼睛看见的了,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cuàn)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zèng)中而食之。少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tái)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吕氏春秋》)

有时,眼“瞎”,是源于心“盲”。我们以为看到的是真实的,其实是我们心所想,而误导了自己的判断。人们认识事物,总是有各自局限的,这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想要了解事件真相,就得跳出内心的重重大山,这样才会做出冷静、理智的判断。

所以,孔子接着又反省自己:“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我们是应该相信自己的心,可是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要想了解一个人,实在是件很以难的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它是说听别人讲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实情况,而听人讲往往是虚假的,道听途说,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要相信。但眼见是不是一定为实呢?其实不一定。因为事物有真相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误认为是真相,就会把虚误认为实了。

看来,还是刘向说的在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辩之。”实践出真知,也出真相!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意思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解释

1、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意思是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2、【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什么?

这几句话的意思分别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指有兵来侵犯的时候,就有人来抵挡他。有水来淹没的时候,就有土来填满它。寓意是指遇到事情就有解决的办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就是不到虎的巢穴中就得不到小老虎崽儿。寓意是指不到危险的地方,不深入危险之处就得不到胜利,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指自己耳朵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眼睛见到的才是真的。比喻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自己的考量和见证,不要听别人的道听途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和红的在一起,自己也变红,和黑的一在一起自己也变成黑色。寓意是指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积累的意思写下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谓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之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用心理学解释一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之所以会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视觉感官的感受要比听觉感官的感受更加生动、更加强烈些。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把草和树木都当做了敌人的兵将。形容人在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
主要是指在某些方面和某些情况下,人内心的心理警觉性设定的过高,主要是大脑神经细胞中的信息载体分子的负电能和能态能或能级能的水平设定过高,外界的物理声光信号哪怕出现稍微的变化都会激活内心的这些负面或负电信息分子,引发这些信息分子放电 *** 大脑的负激素“惩罚中心”释放让人紧张、恐惧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造成人的过度紧张恐惧、甚至出现错觉幻觉,误把风声、鹤唳和草木等当作敌兵的来临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