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国边境在哪啊(请问印度在中国边境上多少兵?是否有冲突呢?)

adminbo 知识百科 73 0

印度和中国边境在哪啊

中国和印度接壤的边境地区绝大部分在 *** ,一小部分在新疆。边境线对于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边境线上的关口,更是重中之重。要想边境人员的出入顺利有序,边境关口要建设管理。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

请问印度在中国边境上多少兵?是否有冲突呢?

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的兵力已达10万,有冲突发生。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印度日前宣布向中印争议地区附近增兵6万,加上原有兵力,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的兵力已达10万。同时,《印度时报》7月2日报道称,印度陆军还计划向东部边境调派一支新组建的炮兵师,并重启更多的军用机场。 

增兵山地师演练“飞狐” 在一座山脉的脚下,一位印陆军指挥官向山顶上的士兵大声下令:“开始飞狐(一种极度危险的登山技巧)!”随后,士兵们将绳子攥在手中,双脚离地,头朝下向地面迅速冲来。 就在即将接触地面的时候,手里的绳子猛然停止了自由落体的趋势,3秒钟之内完成从50米至60米的高度安全着陆。 据印度《论坛报》报道,印度陆军目前正在海拔6400米的山脉地区进行山地战演练,其目的是不仅要控制印巴控制线附近的喜马拉雅山脉,还想要控制沿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的喜马拉雅山脉。 一位印陆军少将称:“飞狐”技巧是训练之它是与确保伤员生还相关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进行了用绳索护送伤员过河和下山的演练。据悉,绵延的山脉、横贯的冰河以及湍急的河流,都是印度士兵训练课程的一部分。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印度将向东北部的阿萨姆邦部署两个山地师,以增强山地作战的攻击力和防御力。阿萨姆邦位于印度所称的“阿鲁纳恰尔邦”(即我藏南地区)以南,印度一直以印方处于弱势为借口持续在这一地带强化军事存在。 同时,印度陆军又组建了两个新的山地师,每个师的规模是15000人。目前,印度陆军35个师中已有10个是山地型作战师,其中6个驻扎在东北部,进行高海拔地区作战训练。报道引用驻扎在克什米尔的卡尔吉尔地区的第八山地师师长苏什雷·卡卓瑞尔的话称:“在不久的将来,山地战将变得非常重要。” 

据印度陆军高级官员透露,这两个新成立的山地师将配备价值3.58亿美元的中型和重型直升机,以提高其机动能力,新的山地师将于2015年至2016年真正形成战力,目前印陆军正在为这批适合山地作战的直升机招标。 《印度防务》网站报道称,为提高山地作战能力,印度还曾向英海军陆战队“学艺”,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拉达克地区举行联合山地作战演习,学习高寒雪山的生存和特种作战技巧。英海军陆战队是世界上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快速反应部队之一,经常在格陵兰冰原探索极地作战。

除了增派两个山地师,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陆军还拟向东部边境增派一个新组建的炮兵师。 重启机场部署苏-30战机 在增加地面兵力的同时,据印度亚洲新闻社6月15日报道,4架苏-30MKI战机当天被正式部署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提斯普尔基地内,这里距中国边界最近的一个哨所仅370公里。苏-30MKI目前是印度空军更先进的战机。 

印度防务部门一名发言人称,他们很快将扩充至一支由18架战机组成的苏-30MKI中队,并将重启更多的边境机场。据印度《印度时报》报道,在2008年重启接近中国边境位于拉达克地区两处军用机场后,印度如今正在将该地区的涅玛机场改造为高级机场,以供印度空军使用。 从地图上看,涅玛机场虽然距离2008年重启的两处机场都很远,但是对于为印军提供军事支援来说它足够近。 目前,涅玛机场的修复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印度空军准备在标准跑道上起降固定翼飞机。一旦涅玛机场的修复工作完工,它将成为印度在中国和巴基斯坦边境附近重建的第三个高级机场。为此,印度空军西方司令部飞行指挥官巴博拉将军毫不掩饰地说:“重启这些机场是印度空军加强印中和印巴边境空军力量系列计划的一部分。”

军事观察家认为,印度此举有更深的考量,以适应对中国采取的“守势”向“攻势”战略的转变,大幅增强对中国的威慑和作战能力。 印度空军以前认为机场和跑道目标明显、防护脆弱,如果将战机部署在靠近边境的一线机场,很容易因机场和跑道被毁而丧失战斗力。但在“攻势”战略的指导下,印度空军认为战机前置部署显然更有利于向对手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这样机场和跑道防护脆弱的缺点就不用那么令人牵肠挂肚了。 实际上,重启机场仅仅是印度振兴军事基地战略的一部分。

据《印度快报》披露,印度还计划在印中和印巴之间修建608公里的公路网,以及修建一条长900公里,从喜马拉雅山脚一直通 到印度内陆腹地的铁路,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加强军队部署的机动性。 为新一轮边境谈判增“筹码” 当前,虽然中印两国签署了旨在保持争议边境“和平与宁静”的协议并同意寻求政治手段解决争端,但双方在边界领土上的 *** 争议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从2003年至今,中印两国针对领土争端进行了12轮的谈判,除2005年稍有进展外,其后就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中印两国将举行新一轮的边界谈判。国际观察家表示,印度新 *** 一上台就向中印边境大举增兵,可能是想为新一轮的边界谈判争取主动,妄图以既有的军事占领作为边界谈判的“筹码”。 

对于增兵边境,印度一直借口中国军力占优势,实际上,根据巴基斯坦《亚洲防务评论》的资料,当前印度在中印边界地区部署的军队,已在数量上超过了中国军队,并且形成了局部优势。因此,在中印新一轮边界谈判即将举行的敏感时刻,印度单方面在边境地区增兵将严重危及两国的政治军事互信,这种做法不但对于解决问题毫无益处,而且大大增加了中印在边界爆发冲突的危险性。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比较一下中国与印度综合实力?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段提高。但印度啊三跟咱们中国是对头,是邻居,而且印度啊三也在发展。大家讨论一下。印度有多狂,怎样干掉啊三们…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即中国GDP为15000亿美元,印度大约为6000亿美元。PPP比较印度是中国的50%强。中国超过60000亿美元,印度超过30000亿美元。但我从另外角度观察,印度的农业占GDP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粮食产量2亿吨左右,中国更高超过5亿吨,去年为4.7亿吨以上。另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中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蔬菜,5000万吨水果,5000万吨水产品,另外各种肉类、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国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产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类生产非常少。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 *** 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著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看起来印度的战略是在印度设定的条件下,即在印度选定的战场、时间、战争规模等条件下、进行一场预有准备的中低规模的高技术战争。如甲午战争日本突袭中国、日俄战争日本突袭俄罗斯远东舰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依据有利的战场形势,通过谈判和国际斡旋获得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印度必然采取精兵主义,从印美空军对抗演习看印度空军的精锐有着不可忽视的战斗力。但是这个战略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对手不按照印度的设想出牌,印度缺乏应变的准备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中国的反应超过了印度的估计,结果印军遭到惨败。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

为什么哥伦布等航海家要寻找印度而不是中国

回答者: 12100213
哥伦布向西走,中国比印度要近才对啊!你说弃远从近那他应该要先找中国才对
回答者: songsong890
你第二点也理解错了吧
寻找的就是印度和中国,只不过哥伦布误把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当成印度人。他一直到死都认为他首次所到的地方是印度。

古代中国军队有没有能力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印度

喜马拉雅山高大挺拔,寒冷险峻,翻越难度较大。在古代有限的条件下,翻越喜马拉雅山向印度大规模用兵可能性较小,后勤补给就让人受不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