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的拿破仑表示。
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象征意义:拿破仑一直打胜仗,直到在滑铁卢大败,之后拿破仑被囚禁。所以滑铁卢用来形容由成功到失败的转折点。
滑铁卢镇距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南大约二十公里。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许许多多小镇一样,滑铁卢镇古朴而宁静,并无多少特色,但它的名字却是响彻世界。即使对它毫不了解的人也常常把它的名字挂在嘴边,说起某人在某场官司或某场比赛中遭到失败时,就必定会说,某某遭遇了滑铁卢。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
谁在滑铁卢打败了拿破仑?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的铁骑进入巴黎,法国国王路易十八闻讯色变,不敢迎敌,仓惶逃遁。拿破仑重新登上皇位,为他在一年前被迫退位,软禁在地中海厄尔巴岛的事件报了仇,雪了恨。为了支持路易十八,英国,俄国和普鲁士等国家组成反法联盟,大举围攻巴黎。拿破仑亲自率领12万大军迎战,联军不敌,撤退到比利时。这一仗,拿破仑取得辉煌战果,奠定了他在法国的统治地位。过後,拿破仑乘胜追击,率军继续挺进,直逼比利时的边境。6月18日,大决战在滑铁卢展开了。滑铁卢位于比利时南部,离首都布鲁塞尔不远。英军驻 在一个山岗,由威灵顿率领,法军则由拿破仑亲自指挥。
清晨,下起滂沱大雨。上午11时30分,天气转晴,拿破仑下令出击。
“威灵顿是什么东西 竟敢向我挑衅,简直是螳臂挡车,以卵击石!我不必用一顿早餐的时间,就能将他们歼灭。”拿破仑大言不惭地说。
法军越过低洼地带,向英军驻 的山岗奋勇冲去。英军顽强抵抗,炮弹像骤雨般落在法军的阵地,法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撤兵。下午1时,法军第二次进攻英军阵地,还是无法得逞。拿破仑正伺机发动第三次规模更大的攻势时,用望远镜向四周瞭望,侦察敌情。他突然看见东边远处黑压压的一片。
“那是什么 ”拿破仑问。“大概是一片森林吧!”一个中尉回答。“不,这是兵团。”拿破仑凭丰富的作战经验,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于是他下令:“抓个活口来问!”
过了不久,法军逮到一个普鲁士骑兵军官来审问,军官回答说附近只有一个兵团。拿破仑心想:区区一个兵团,有什么好怕。可是他万万想不到前来进攻的普军,实际上是三个兵团呢!
拿破仑自以为兵员充足,有恃无恐。在他的指挥下,80门大炮同时瞄准?英军的阵地进行炮轰。法国骑兵浩浩荡荡地登上了英军驻 的山岗,拿破仑信心十足,以为胜利在握,哪知道枪声突然大作,埋伏在四周的英军将法军团团围困,法军措手不及,伤亡无数,只好向後撤退。拿破仑百思莫解,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我不能打败英军呢 ”按照拿破仑一贯的作战策略,先是用大炮猛轰,然後派骑兵冲锋,最後才由步兵出击。而这一天,骑兵冲锋之後,却没有步兵支援,原来法国步兵都在右翼抵御普鲁士三个兵团的进攻,无法突围。
下午6时,拿破仑孤注一掷,把最後的4000名近卫军都调入进攻的行列,成败就决定在这一次了。他把兵士排成70人一队,爬上陡坡,拼死向前冲去。当他们离开英军防线不到60步时,威灵顿突然站起来大声疾呼:“全线出击!”英军的後备队排山倒海般地向法军扑去。
拿破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部队已经全部用上了,再也派不出一兵一卒,只好眼巴巴地看?自己的士兵任人宰割。拿破仑拿?望远镜,目睹这惨痛的一幕,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一切都完了!”
晚上9时,明月东升,普军突破法军防线,拿破仑的部队乱成一团,无法坚持下去,只得四处溃逃。拿破仑泪流满面,脸色苍白,带了一万名残兵退回巴黎,从此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
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郁郁而终。拿破仑的第二次执政,总共只有一百天左右,历史上称为“百日王朝”。
拿破仑自以为有雄才大略,攻无不克,却没有想到在滑铁卢一役中被打得一败涂地。滑铁卢战役在历史上传为笑柄,而滑铁卢一词从此也成了失败的同义词。
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军事生活中最黑暗的一天。
滑铁卢战役中英普联军在比利时大败拿破仑,结束了拿破仑的统治.后来滑铁卢成了失败的代名词。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拿破仑在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到兵败滑铁卢再次流放,一共重返帝位多少天?
一共101天,在历史上被称为百日王朝。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到法国,集结军队,把刚复辟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称帝;6月18日,因为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拿破仑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波旁王朝再度复辟。拿破仑战争至此结束。拿破仑重返帝位总共101日,因此史称“百日王朝”。
在百日王朝期间发生的战争事件也被称为第七次反法联盟之战。联盟包括英国、俄罗斯、普鲁士、瑞典、奥地利与数个德意志邦国。它们都宣称拿破仑是罪犯,而不是法国皇帝。
扩展资料:
拿破仑在位期间的为政举措
1、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
在农业与贸易上采取自由主义政策(在帝国后期趋于国家干预), *** 可以按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成立一系列经济协会,指导监督经济活动。1801年成立”全国经济促进会“,1803年成立制造业公会,1810年成立“工厂作坊管理委员会”,1811年设立工商部。恢复工业展览会,鼓励畜牧业发展,养殖马、牛等牲畜 ,鼓励种植土豆、甜菜、棉花。
2、建立银行,整顿财政制度
于1800年进行了财政改革,提高土地税、不动产税等税收。1800年创办了法兰西银行,统一货币,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有利于军政的稳定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3、关税保护与“大陆经济封锁”政策
拿破仑的“大陆经济封锁”政策,对后来欧洲大陆的发展不利,但当资本主义正在西方国家生根发芽之时,大陆经济封锁却保护了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拿破仑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用“大陆经济封锁”政策保护了法国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4、工业革命兴起与奖励扶植政策
19世纪初,法国拉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拿破仑始终对工业革命抱着扶植的态度。当时法国的棉纺织工业一度兴起,购置了大量的英国珍妮机,产量提高四倍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拿破仑·波拿巴
滑铁轮的历史意义?拿破仑的历史地位?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滑铁卢战役是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最终决定了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命运,对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胜利者威灵顿公爵认为,拿破仑采取战略上的进攻,是其失败的主因,拿破仑应等待联军侵入法国,时日一久必因粮食缺乏而自行崩溃。不知道他如此说,动机何在,联军会自行崩溃吗?在1814年侵入法国的联军也没有崩溃啊!
而在联军之一批集结65万人,还有30万军队将在秋天到达,总数有百万之众的情况下,法军仓促之下,仅组织了28.4万人的正规军,力量如此悬殊。拿破仑变防御为进攻,以图各个击破敌军、掌握主动权的计划是非常出色的,也是有可能成功的。
;
拿破仑自己对科兰库尔说:是由于格鲁西未能及时增援,而骑兵又被击溃,以致惨败,内伊行动也不够积极、机智。他的话是比较符合实情的,但也是侧重于人事方面的分析。
试着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有如下原因:
一、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
尽管拿破仑任命名将达武元帅为陆军部长,在2个月内组织了28.4万军队,且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格鲁西这样的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
法军在滑铁卢决战时,进攻被迫采用师纵队,每营成三列横队,每师则形成正面200人,纵深24-27列的庞大方阵,行动笨拙。
二、没有及时歼灭普军
拿破仑计划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普英军,法军先于滑铁卢决战前两天的6月16日,在里尼击溃布吕歇尔的普军。但因1军团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6军团又距离过远,调动太迟,致使里尼之战成为击溃战,而不是预想的歼灭战。
拿破仑也没有在16日黄昏组织追击普军,而是在第二天派出格鲁西元帅率3.4万人追击。但为时已晚,格鲁西根本没有找到普军,反而浪费了大量兵力,却使普军最后与英军会合,参加了滑铁卢的战斗。
.
三、兵力分散,调动不及
拿破仑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但此役却奇怪的一开始就分散使用兵力。
在里尼之战时,拿破仑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却派出内伊大军迂回普军右翼,结果内伊突遇英军2万,即放弃迂回围歼普军的任务,被次要敌人牵制,后仅迟缓的派出1军团,也没能到达战场。
在滑铁卢决战时,拿破仑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鲁西带领去追击去向不明的普军,致使该部脱离战场。
四、法军将领的不称职
内伊元帅尽管在滑铁卢表现了非凡的勇气,但其指挥是不力的。在里尼迂回时,不分主次,与2万英军纠缠,致使8万普军未被歼灭。
格鲁西元帅更是昏庸,其在滑铁卢以3.4万兵力,无所事事。听到滑铁卢炮声,却以没接到命令为由不回援。其部下4军团司令吉拉尔将军一再力谏,都被其拒绝。
而作为总参谋长的苏尔特元帅,也是不称职的。之一次担任此职的苏尔特,尽管于18日晨及时的提醒了拿破仑调回格鲁西部,也有一些好的建议,但其参谋部的组织却是千疮百孔。法军在里尼、滑铁卢一再不知敌情。在里尼,参谋部竟不知普军右翼远处有2万英军,在内伊被牵制时,也没有及时命令其以主力投入主战场。而6军团竟因驻地远,调动迟,而未能赶到。在滑铁卢,参谋部既不知普军来援,也不知格鲁西的去向。
在滑铁卢战役中,法军表现了极大的勇气,却因种种原因遭到惨败,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军事生涯就此终结。
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好像是有部下贪功求利不听指挥了不是?
拿破仑折戟滑铁卢狭窄的战场:滑铁卢的战场太狭窄了,它的纵深不过3公里多,更大的宽度一共只有6公里多。一条大道将其切断分成为两部分,在南面的艾南斯高地的两边,有一道低矮的不规则的山岭,在北面又有另外一条更低的山岭——布南尼。
对等的兵力:英军统帅威灵顿的手下有步兵4.9万多人,骑兵1.2万多人,炮兵5000多人,火炮156门。拿破仑方面步兵为8.4万多人,骑兵1.5万多人,炮兵7000多人,火炮246门。双方兵力旗鼓相当。
最后的哀叹:当日下午6时,夕阳照着山坡。拿破仑将他手下的4000名近卫军统统投入到进攻中。这些官兵冒着英军的炮火,奋力拼杀,终于占领了山脊。就在这当儿,英军统帅威灵顿指挥近卫军扑了上去,残阳夕照之下,法军血肉横飞。目睹拿破仑惨败的威灵顿流着眼泪说:“胜利是除失败之外的更大悲剧。”
“眼下一切都完了!”拿破仑哀叹道。到了晚上9时,拿破仑只好带着1万名残兵败将,且战且退,往巴黎逃去。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发生了世界近代史上著名的会战,拿破仑所率法军被英国、普鲁士联军击败,这位世界史上的著名统帅随之以退位结束了政治生涯。
如今在风光秀丽的比利时,最有名的旅游胜地是滑铁卢。除了少数英国人还缅怀本国名将威灵顿,个别德国人还知道扭转此战局面的普鲁士名将布吕歇尔,大多数游客是来凭吊失败于此的拿破仑,犹如中国人讲起楚汉之战多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所叹息。
■拿破仑司令部旧址的望远镜、军刀和行军床引来不少怀旧幽情
滑铁卢是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的一个小镇,往南5公里外芳草萋萋的绿地中,隆起一座50米高的小山,是当年英军核心阵地,沿226级台阶可走上顶端一览战场全貌。山顶有一尊威灵顿用战场上废铁铸成的“滑铁卢雄狮”,而参观者最注目的还是南部那幢红顶黄色的二层小楼,即拿破仑司令部旧址,里面陈列的望远镜、军刀和行军床引来不少怀旧幽情。
旧址旁有一个圆桶形纪念馆,环形墙壁上由法国画家所绘百米壁画堪称欧洲美术史上一绝。其色彩鲜艳,人马栩栩如生,再加上油画前面辅以类似真实景物的泥塑,倒卧的人马、丢弃的兵器和践踏的枯枝败草等经灯光辉映,使人真有身临昔日战场之感。
恩格斯曾称赞拿破仑“甚至在遭到失败的进军中也是一位伟大的统帅”,滑铁卢之战也是典型例子。1815年3月拿破仑从流放地突然登陆法国南海岸,不费一枪一弹,便在民众和军队欢呼声中进入了巴黎,赶走了波旁王朝重新当上皇帝。被他打怕了的整个欧洲马上宣布,拿破仑是“人类的敌人”,英、俄、奥、普的70万军队从四面八方向法国进攻。此刻拿破仑只有不足20万正规军,有一部分被国内旺德等地叛乱牵制,仅12万人可机动。在分兵抵御毫无希望的形势下,拿破仑坚持有机会就向敌军进攻以求得歼灭的原则,绝不消极防御坐等挨打,在6月14日跨过比利时边界向英、普军进攻,从而引发滑铁卢一仗。
四天后的决战结局,却是拿破仑失败,这并非攻势防御的原则有错,而在于战争舞台上的条件已非昔日可比。那位欧洲史上更大的军事天才,再也无法导演出胜利的剧目。
■哀号之声不绝于野,成为滑铁卢战场的最后景象
对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指挥的失误,百年来许多史论作品和文学作品中都争论不休。从事件本身看,一代名帅确是因许多偶然因素,才输给了二流将领威灵顿和布吕歇尔。
拿破仑的原计划是先以自己12万军队消灭8万普鲁士军,再打7万人的英军。16日这天,他在林尼歼灭了布吕歇尔所率普军2万人,自己损失万余人。如不是内依元帅所部迟缓,此仗有可能达成全歼,这样他集中局部优势各个击破的计划便会实现。
次日,拿破仑可能是出于偶然,违反了由他自己提出并让后代军事家赞叹不已的一项原则——
全部军事艺术就在于集中兵力。他从本来就不足的军队中分出3.6万人,由格鲁希元帅率领追歼不知逃到哪里的普军,自己率7.2万军队向布鲁塞尔进攻。此时拿破仑老的精锐士兵要么倒在西班牙游击队枪口下,要么葬身于莫斯科西面的冰雪中,军中多是新兵。因兵力和武器都不占优势,想速歼构筑了阵地的威灵顿所部英军,只有靠拼命一搏。
6月18日清晨,拿破仑平生最后一次检阅了军队,士兵们高呼“皇帝万岁”,士气之高昂又像回到了奥斯特里茨会战的热烈情景。接着,法军向滑铁卢开始猛攻,英国步炮兵以密集火力迎击,苏格兰骑兵跃马反击突入之敌。激战至下午3时,连续冲击的法军终于部分突破了敌阵,等待普军增援的威灵顿已感失望,便在司令部中命令军官们都到之一线,“让大家都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已经没有援军了!”
傍晚,拿破仑亲率近卫队冲入英军纵深,在此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法军右翼突然传来炮弹的轰鸣和骑兵的呐喊——布吕歇尔率3万普鲁士军赶来参战!拿破仑仍下令继续进攻,并期望追击普军的格鲁希元帅也能随后赶到。直至天黑后的最后一分钟,他还在等格鲁希元帅,哪知道此人因迷路已无法赶到战场。
入夜时,普军冲破了法军右侧,拿破仑手下失去控制的部队向南四散奔逃,直至第二天才被收容起来,却因丢失了全部大炮难以再战。战场上遗弃下2.5万名死伤的法国军人和2.2万名死伤的英普联军官兵,哀号之声不绝于野,成为滑铁卢战场的最后景象。
在联军追击下,6月21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次日宣布退位。成千上万民众围住叶利赛宫高呼:“不需要退位!皇帝万岁!”此时还可动员起充满崇拜之心的百万民众,有希望重演1793年打退外国干涉军那一幕,已自居帝王之列的拿破仑却说:“我不想率领贱民”。他在去美洲之时被英舰截获,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那岛上,1821年在那里死去,据现代医学考证是由于王党分子的慢性化学毒杀。
如果从滑铁卢的局部再瞻望全欧洲,可看出失败的偶然因素只带有战术意义,并不能改变整个战略走向。当时,连续26年的战争已使疲惫不堪的法国无力对抗整个欧洲的进攻,拿破仑即使在滑铁卢打赢,也会在别的地方输掉,幸运之神最多能给他拖长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