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

adminbo 知识百科 114 0

本文共计362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1分55秒,欢迎阅读借鉴、一起学习、进步,内容来自小编精心整理收集,如有不正确和疑问,欢迎指正。

赤壁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公元200年,曹操统一了北方,占据了8州的地盘,形成了独占中原的格局。接着他又挥师平定辽东地区的乌桓势力,基本稳定了后方地区,一时间成为当时历史舞台上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然而,对于素怀雄心大志的曹操来说,统一北方地区,只能算作是统一天下的之一步而已。他的宏伟目标,是扫平所有的割据势力,重新统一天下。于是他便积极从事南征的战争准备。一切就绪后,曹操紧擂战鼓,兴起大军,浩浩荡荡向南方地区杀奔而来。

当时,南方的主要割据势力有两个,一个是立国三世的东吴孙权政权,他据有扬州六郡。这些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当时战乱较少。而北方人的南迁又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东吴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军事上,孙权拥有精兵数万,有周瑜、程普、黄盖等著名将领,内部团结,加上据有长江天险,因而使它成为曹操吞并天下的主要障碍。

另一个是荆州的刘表。他基本上采取了维持现状的政策。但他年老多病,处事懦弱,其子刘琦和刘琮又因争夺继承权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政权并不稳固。至于刘备,在当时还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盘。他原来依附袁绍,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刘表让他屯兵新野、樊城一带,为自己据守阻止曹军南下的门户。但刘备号称枭雄,志在复兴汉室,所以就趁着这一机会扩充军队、网罗人才。他这时拥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谋士、猛将,是曹操吞并天下的又一重要障碍。

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军南下,他的之一个战略目标是荆州。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占据了它,既能够控制今湖北、湖南地区,又可以顺江东下,从侧面打击东吴,向西进军则可以夺取富饶的益州(今四川)。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刘表于8月因病一命呜呼了。接替他的次子刘琮更不争气,他让曹操的兵威吓破了胆,未作任何抵抗,就将荆州拱手献出。曹操兵不血刃,完成了南下战略的之一步,于是曹操率领号称80万的大军,自江陵(今湖北江陵)沿江东下直逼夏口(今湖北武昌)。刘备与刘表的长子刘琦一道率领大约2万左右的士兵,防守夏口,因为兵力悬殊,就派诸葛亮到江东去联合孙权,共同抗曹。

当时曹军中多是北方人,善于陆战,不善水战,又是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水土不服,生病的士兵很多。战斗力大大减弱,而曹操军队中,只有荆州降将会打水仗,但是东吴大都督周瑜使用反间计使曹操以为他们要造反,杀了他们,这样曹操手下就没有善于带水兵的将领了。

曹操的士兵,不习水性,长江的风浪把他们颠簸得口吐黄水,苦不堪言,东吴派谋士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让曹操把战船都连成一片,上面铺木板,使各船的士兵、战马可以互相走动、如同平地,曹操非常高兴,没有识破这计谋。

周瑜的部将黄盖针对敌强我弱、不宜持久及曹军士气低落、战船连接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火攻,奇袭曹军战船。周瑜采纳了这一建议,制定了“以火佐攻”,因乱而击之的作战方略。并由黄盖假装投降曹操,麻痹曹军。

接着,周瑜让黄盖写信向曹操约定了投降的时间。曹操不知是计,欣然同意。黄盖率船数十艘,满载干草,灌以油脂,并巧加伪装,插上旌旗,同时预备快船系挂在大船之后,以便放火后换乘,然后扬帆出发。当时,江上天气反常,正猛刮东南风,战船航速很快,迅速向曹军阵地接近。曹军望见江上船来,都以为是黄盖如约前来投降,纷纷挤到船头看热闹,丝毫不加戒备。

黄盖在距曹军1公里处,下令各船同时点火。一时间火光冲天,船箭一般地直冲曹军战船。而曹军船只首尾相连,分散不开,移动不得,顿时便成了一片火海。这时,风还是一个劲地猛刮,熊熊大火很快向岸上蔓延,一直烧到了岸上的曹军营寨。曹军将士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烧得惊慌失措、鬼哭狼嚎、溃不成军,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在长江南岸的孙、刘主力舰队乘机擂鼓前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

曹操狼狈不堪,被迫率军由陆路经华容道向江陵方向仓皇撤退,又遇上大暴雨,道路泥泞不堪,以草垫路,才使得骑兵得以通过。一路上,人马自相践踏,死伤累累。孙、刘联军乘胜水陆并进,穷追猛打,扩大战果,一直追击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内)。曹操留曹仁、徐晃驻守江陵,乐进驻守襄阳,自己率领残兵败将逃回到北方。

这场赤壁大战至此以孙权、刘备方面大获全胜而宣告结束。

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公元208年,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荆州的百姓听说刘备待人好,都宁愿跟着他一块撤退。刘备的人马带了兵器、装备,还有十几万百姓跟着他,每天只能行军十几里。曹操的骑兵一天一夜就赶了三百多里,很快就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县东北)追上了刘备。刘备的人马,被曹操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乱,还亏得张飞在长坂坡抵挡了一阵。刘备、诸葛亮才带着少数人马摆脱追兵。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8分)(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

(8分)(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①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③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 1 ℃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用“>”“<”或“=”表示),在它们各100g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更大的物质是B;②t 2 ℃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 ***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t 2 ℃时,分别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 1 ℃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
(1)①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移走可燃物   ③充足的氧气
(2)①B>A=C   ② C 加溶剂水  降低温度     ③ A>C

试题分析:(1)根据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①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根据灭火的三个原理:隔绝或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在着火点以下,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移走可燃物
③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火势烧得更旺
(2)①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 1 ℃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
②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 2 ℃时,A、B的溶解度都大于25g,而C的溶解度小于25g,故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C,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 *** 有:加溶剂水或降低温度
③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分别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 由t 2 ℃降温至t 1 ℃后,A有溶质析出,C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解质量仍然停留在t 2 ℃时的状态,而A即使降温到t 1 ℃,溶解度仍然大于C在t 2 ℃时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A>C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故事梗概,大概100字—150字左右

急!在线等!
公元208年,曹操挥军百万南下,意欲扫平当前最后两个军阀——刘备,孙权。孙刘审时度势,决定联盟,共退曹军。先有庞统巧献连环计,将曹操战船连为一片。再有诸葛亮利用地利草船借箭,利用天时巧借东风,接着黄盖假降乘机燃起烈火,烧毁了曹操所有战船。曹操落荒而逃又被诸葛亮巧封华容道,却被关羽念及旧情而释放,曹操虽未死,但挫其锐气,毁其精锐,三足鼎立之势便成。

败走麦城.赤壁之战.白衣渡江和孙权劝学的历史时间顺序

败走麦城:

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公元219年)


赤壁之战:

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公元208年)


白衣渡江:

这是吕蒙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阴谋。并导致关羽败走麦城。(公元219年)


孙权劝学:

讲述了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个事件的确切时间不详。但在建安十五年(210),周瑜病死,鲁肃接任。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发现吕蒙的才能,才说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话,所以这个事件应该在210年之前,而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吕蒙还跟随周瑜、程普等人在赤壁大破曹操,曹操引军北归,留曹仁等驻守江陵(今湖北荆州)。所以可以肯定,劝学这个事件发生在208年之后到210年这段时间内。


所以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赤壁之战(208年)

2,孙权劝学(208-210年)

3,白衣渡江(219年)

4,败走麦城(219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