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69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分50秒,欢迎阅读借鉴、一起学习、进步,内容来自小编精心整理收集,如有不正确和疑问,欢迎指正。
阿尔卑斯山脉是怎么形成的
大约1、5亿年以前,现在的阿尔卑斯山区还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随后陆地逐渐隆起,形成了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整个山区的地壳至今还不稳定,地震频繁。近百万年以来,欧洲经历了几次大冰期,阿尔卑斯山区形成了很典型的冰川地形,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山区还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碛湖。直到现在,阿尔卑斯山脉中还有10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比欧洲国家卢森堡还大。
阿尔卑斯山脉形成原因 阿尔卑斯山脉怎么形成
1、阿尔卑斯山形成的原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2、阿尔卑斯山脉(英语Alps)位于欧洲中南部,覆盖了意大利北部、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阿尔卑斯山脉自亚热带地中海海岸法国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内瓦湖,然后再向东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维也纳。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阿尔卑斯山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
阿尔卑斯山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约4400万年前,非洲构造板块向北移动,与欧亚构造板块碰撞,构造运动持续到900万年前才停止,侵蚀的力量啃咬着新近形成褶皱而被推挤上来的山脉,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地形的大概轮廓。
阿尔卑斯山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山脉呈弧形,长1200千米,宽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约3000米,总面积大约为22万平方公里。
阿尔卑斯山脉有82座山峰超过4000米的海拔,更高峰为勃朗峰,位于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处,海拔4810米。
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
大约15亿年前阿尔卑斯山是地中海的一部分请用板块结构学说来解释一下形成原因?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早在1.8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北大西洋扩张,南面的非洲板块向北面 推进,古地中海下面的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向上拱起,由此造成的非洲和欧洲间相对运动形成的阿尔卑斯山系,其构造既年轻又复杂。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时形成一种褶皱与断层相结合的大型构造推覆体,使一些巨大岩体被掀起移动数十千米,覆盖在其他岩体之上,形成了大型水平状的平卧褶皱。西阿尔卑斯山是这种推覆体构造的典型。
更新世时
阿尔卑斯山脉
是欧洲更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山区为厚达1公里的冰盖所覆,除少数高峰突出冰面构成岛状山峰外,各种类型冰川地貌都很发育,冰蚀地貌尤其典型,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锋尖锐,挺拔峻峭,并有许多冰蚀崖、U形谷、冰斗、悬谷、冰蚀湖等以及冰碛地貌广泛分布。现代还有12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其中以中阿尔卑斯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莱奇冰川更大,长约22.5公里,面积约130平方公里。
阿尔卑斯山除了主山系外,还有四条 支脉伸向中南欧各地:向西一条伸进伊比利亚半岛,称为比利牛斯山脉;向南一条为亚平宁山脉,它构成了亚平宁半岛的主脊;东南一条称迪纳拉山脉,它纵贯整个巴尔干半岛的西侧,并伸入地中海,经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岛直抵小亚细亚半岛;东北一条称喀尔巴阡山脉,它在东欧平原的南侧一连拐了两个大弯然后自保加利亚直临黑海之滨。
大约1.5亿年以前,阿尔卑斯山区还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随后陆地逐渐隆起,形成了高大的
阿尔卑斯山脉
。整个山区的地壳至今还不稳定,地震频繁。近百万年以来,欧洲经历了几次大冰期,阿尔卑斯山区形成了很典型的冰川地形,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山区还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碛湖。直到现在,
阿尔卑斯山脉
中还有10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比欧洲国家卢森堡还要大。
地质特点
阿尔卑斯山脉
是阿尔卑斯 造山运动期间涌现出来的,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约在中生代将近结束的7000万年前开始的。在中生代期间(2,45亿~6,640万年前),河水将被侵蚀的物质冲刷并沉积在被称为特提斯海的广阔洋底,并在这里缓慢变成由石灰岩、黏土、页岩和沙岩组成的水平岩层。
在第三纪中期(约4,400万年前),非洲构造板块向北移动,与欧亚构造板块碰撞,那些早先沉入特提斯海的深层岩石被挤压向结晶体的基岩及其周围而形成褶皱,这些深层岩石随同基岩升高至接近今日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这些构造运动持续到900万年前才停止。在整个第四纪期间,侵蚀的力量啃咬着这庞大的新近形成褶皱而被推挤上来的山脉,形成了今日
阿尔卑斯山脉
地形的大概轮廓。
在第四纪期间,地形进一步被阿尔卑斯冰川作用和被填满山谷并溢向平原而不断伸展的冰舌塑造成形。如同圆形露天剧场似的凹地,宛如薄刀刨削过的刃岭,诸如马特峰(Matterhorn)、大格洛克纳山(Grossglockner)之类的巍峨山峰,皆从山顶上耸起形成;山谷被扩阔并加深成为一般的U字形,大瀑布从高出主谷底部数百尺的一些悬谷喷泻而出;修长而深不可测的湖泊给许多坚冰刨削后的山谷注满了水;融化的冰川沉积了大量的沙砾。
当冰离开山谷时,无论是对横向山谷或Z字形山谷都是重新向下切削。迄今所有的河谷皆已被侵蚀成海拔大为低于周围的高山。在白朗峰附近的阿尔沃河(Arve River)的河谷中,地形凹凸的差异达3,993公尺(13,100尺)以上。
所以冰川作用改变了自然环境:谷地的气候比周围的高处温和得多,人类可深入山区建立居民点,交通便利了;由于冰碛沉积,土质也较为肥沃。在现代,仍有严重的冰川侵蚀在继续。在
阿尔卑斯山脉
中,仍有成千平方哩以上的冰川。夏季从这些冰川融解而倾泻出来的水对于填补用于发电的 水库是很重要的。
在
阿尔卑斯山脉
范围内,各地的高度 和形态大不相同:有主山脉周围低洼的前阿尔卑斯形成褶皱的沉积物,也有内阿尔卑斯结晶体地块。从地中海到维也纳,
阿尔卑斯山脉
可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各段都有几个不同的小山脉。
..............................................................
阿尔卑斯山脉范围内,各地的高度 和形态大不相同:有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红海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印度尼西亚多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红海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印度尼西亚多东非大裂谷的成因: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里是陆块分离的地方,即非洲东部正好处于地幔物质上升流动强烈的地带。在上升流作用下,东非地壳抬升形成高原,上升流向两侧相反方向的分散作用使地壳脆弱部分张裂、断陷而成为裂谷带。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到4厘米,这一作用至今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着。由于这里是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因而多火山多地震。阿尔卑斯山的成因:阿尔卑斯山系构造既年轻又复杂。它的形成与1.8亿年前北大西洋扩张,以及由此造成的非洲和欧洲间相对运动密切相关。上白垩纪,从非洲分裂出小板块向亚欧板块辐合。原先介于非洲与欧洲之间的暖海中,已出现了一连串岛屿。小板块不断北移,先后从晚始新世开始与欧洲板块辐合,并在均衡作用推动下形成了阿尔卑斯山系。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时形成一种褶皱和断层相结合的大型构造推覆体,其成因在于板块辐合碰撞过程中多次构成剧烈的冲断层,使有些巨大岩体被掀移动数十公里覆盖到其他岩体之上,并形成了大型水平状的平卧褶皱。